1960年,南朝鮮的統治集團——李承晚政府被推翻。剛上臺的張勉民主黨政權,更加混亂,內部派系斗爭也日益激烈。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韓國愛國志士和廣大人民群眾,紛紛要求推翻張勉政權統治,斗爭遍及全國各地。韓國軍隊內部以樸正熙為代表的少壯派軍官勢力利用人民的不滿情緒,于1961年5月16日零時發動了政變。1962年3月尹普善被迫辭去總統職務。1963年樸正熙“當選”韓國總統,從此,韓國開始了樸正熙獨裁統治時期。
張勉政權岌岌可危
樸正熙出生于貧困之家,農家生活的艱辛、磨煉,使得樸正熙孩童時期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性格。無論是小學老師訓斥還是被木條抽打,他總是保持沉默,不喊不叫,從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去回答責問,這種性格在他后來的政治生涯中起了很好的作用,他說:忍受羞辱,只要你忠實于你的信念,一切都無所謂。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樸正熙開始了官運亨通的軍旅生涯。1960年,韓國政治風云變幻激蕩,各種政治勢力紛紛登場,這對雄心勃勃的樸正熙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遇。韓國愛國學生和人民發動四月人民起義,推翻了長達12年的李承晚獨裁統治,李承晚被迫流亡夏威夷。同年8月,民主黨經過大選取得政權,民主黨舊派領袖尹普善當選韓國第4任總統,民主黨新派領袖張勉出任責任內閣總理,從而開始了民主黨執政的第二共和國時期。樸正熙此時雖身處軍隊,但心里想著的是韓國最高統治權力。
張勉任內閣總理后,繼續沿襲李承晚統治時期對外投靠美國、對內鎮壓人民的反動政策,不僅未能扭轉當時韓國社會日益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而且內部派系斗爭愈演愈烈,甚至始終沒有組織成一個穩定的內閣。在張勉上臺后的1960年8月至12月間,韓國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13.6%。韓國愛國學生和廣大民眾對張勉政權的反動政策強烈不滿,紛紛掀起了反對張勉政權統治和要求祖國和平統一的斗爭。1961年的1月至3月間,幾乎每兩天就發生一起群眾示威斗爭,斗爭遍及韓國各地和社會各階層。張勉政權從4月開始匆忙實行的全面戒嚴和其他鎮壓措施,根本未能阻擋風起云涌的愛國運動浪潮,軟弱無能的張勉政權根本無法駕馭局勢。
少壯軍人乘亂而起
美國肯尼迪政府不能坐視不問,決心通過中央情報局物色“新的鐵腕人物”,策劃用軍事政變的辦法來取代張勉政府。這正與樸正熙伺機奪權的動機不謀而合。當時,一大批在40年代后期畢業于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的少壯派軍官,掌握著60萬韓國軍隊的實權,并受到了美國的青睞。這些少壯派軍官對腐敗無能政府感到十分不滿,對軍官升級晉銜一直停止更是耿耿于懷,企圖借此奪取軍隊領導權。早在1960年2月,駐守大邱的第二軍副司令樸正熙少將的侄女婿金鐘泌中校等一批少壯派軍官,就曾密謀發動軍事政變,后因事情泄露,金鐘泌等人先后被捕。由于樸正熙、金東河等高級軍官的庇護,被捕者只是受到了輕微處分。后來正是以金鐘泌為首的陸士第8期畢業的一批校級軍官,成為支持樸正熙軍事政變的主力。
樸正熙等人估計,1961年4月19日韓國人民四月起義一周年時,一定會有大規模示威游行斗爭。樸正熙等便計劃在這一天借鎮壓民眾示威之機出動軍隊舉行政變。
不料,4月19日那天竟未發生示威游行,政變日期只好推遲。接著,各政變部隊準備在5月16日零時,以“烽火作戰”為代號,佯裝演習,調動軍隊,預備3點攻克漢城。
當時,樸正熙等人調集的政變部隊有第6軍的5個炮兵營、第1空降特戰團、1個海軍陸戰營、第30預備師的1個營、第33預備師的1個營及第6軍管區的輜重隊等共計5000余人,還有第5、第12兩個師充當預備隊。政變指揮部則設在第6軍管區。
但就在政變前一天的5月15日夜間,原定擔任第30師政變總指揮官向上級告發了樸正熙等人的政變計劃。張勉下令逮捕樸正熙,但奉命前去逮捕樸正熙的李光善上校卻投向政變一方;派往漢江大橋去阻擊政變部隊的也只有一個憲兵中隊。
政變仍按原計劃進行,樸正熙借酒壯膽指揮政變部隊于16日深夜零點按計劃向漢城進發。作為政變總指揮的樸正熙為了安定自己緊張不安的心情,竟喝得暈頭轉向,等他匆匆趕到設在第6軍管區的政變總指揮部時,已是16日零時15分,比原定到達指揮部的時間整整晚了3個小時。
政變部隊于凌晨3時擊敗陸軍本部派出的憲兵第7中隊的阻攔,沖過漢江大橋,攻進漢城市內,迅速占領了中央廳、國會大廈和廣播電臺等要地。擔任韓國現代史上第一個責任內閣總理還不過9個月的張勉,這時住在漢城半島賓館809號房間,他接到政變的電話后,急忙召見有關軍隊領導人來討商對策,然而為時已晚。
政變部隊宣布實行全國戒嚴,凍結財政金融,封鎖機場、港口,解散國會和禁止一切政治活動,下令逮捕張勉政府成員,并成立了以張都映為主席、樸正熙為副主席的軍事革命委員會,宣布自當天下午7時起接收張勉政權。
駐韓“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路德發表聲明,表示繼續支持張勉政府,要求韓國總統尹普善出面制止政變行動。然而,樸正熙已經率領政變軍隊占領了總統府所在地青瓦臺,尹普善總統在刀槍環立的森嚴氣氛中被迫承認“革命是應該到來的”,并小心翼翼地要求樸正熙等人盡早恢復秩序,避免政治性報復,實際上承認了政變行動。
17日清晨,尹普善迫于樸正熙等人的強烈要求,派人向第1軍及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5個軍的軍長們送去親筆信,呼吁前線各軍不要反對政變以免流血。同日下午,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40萬韓國軍隊發表聲明支持政變,使得樸正熙等人事實上控制了國內局勢。
登上總統寶座
在樸正熙等人發動政變的55個小時以后,執政不足9個月的張勉內閣被迫交出了政權,韓國第二共和國隨之宣告結束。同一天,美國國務院發表了支持政變的正式聲明,樸正熙軍事政變遂取得了完全成功。
之后,樸正熙進一步建立了由清一色的“革命軍人”組成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和“革命內閣”,使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成為獨攬幾乎所有權力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張都映擔任議長兼總理,實權卻掌握在擔任副議長的樸正熙手中。
政局穩定后,樸正熙借口“政務凈化”把張都映一腳踢開,獨攬了全部大權。1962年3月迫使尹普善辭去總統職務,從而當上了代理總統。接著,樸正熙在肅清反對勢力以后,于1963年12月“當選”為韓國第6任總統。
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在第9屆總統任上被人暗殺,從而結束了長達18年的軍事獨裁統治。
點評:
“五一六”軍事政變是韓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軍事政變,標志著韓國第二共和國的結束和樸正熙18年獨裁統治的開始,它在韓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轉折性意義。韓國的經濟奇跡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在樸正熙執政期間提出的各項發展政策。盡管人們對他的評價存在著分歧,說他以犧牲民主政治為代價,追求高速經濟增長的專制發展道路。
然而從此,韓國駛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