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正吻著天空01 在那個夏天之前,陸..
理解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不要去指責(zé)生活,而應(yīng)該指責(zé)你自己。——(德)弗希德
理解
◆馬莉
有一個孤獨的人。他告訴了我他的苦悶、煩惱以及憂郁。他說世人不能理解他。
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
晚上,我們喝酒,我盡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
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導(dǎo)”他一番。我給他講了3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建造巴別塔:
人類在創(chuàng)始期,天下只有一種語言。他們往東方大遷移時,遇見一片巴比倫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來。他們彼此商量著說:“來吧!我們在這兒燒制磚頭!”他們真的動手燒制起來。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聳入云霄,好傳揚我們的美名,以免我們分散到別的地方!”
這時候上帝下來了,他看見了人類建造的城和塔。他說:“人類聯(lián)合成一個民族,講一種語言,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可想而知,以后他們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會做成什么。來吧!讓我下去,將人類的語言變亂,使他們無法彼此溝通。”于是上帝施法術(shù)把人類分散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有不同的語言,人類的高塔終于沒有建成。
這是《圣經(jīng)》里著名的故事。“巴別”是“變亂”的意思。“巴別塔”就是“變亂之塔”。
第二個故事是蘇格拉底的死: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法庭上,肅立著500個虔誠的雅典公民,人們要對偉大的思想巨子蘇格拉底進行審判。原因僅僅是蘇格拉底想當(dāng)一個“馬虻”,要通過交談去“蜇醒”當(dāng)時雅典這匹昏睡的純種馬,要讓那些名聲顯赫的雅典人意識到自己并不聰明,應(yīng)當(dāng)清醒起來。然而,正直善良的雅典人始終對蘇格拉底暴露雅典民主制缺點的做法不能理解。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懷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的民主制這架機器,處死了自己的同胞——聰慧、睿智的先哲蘇格拉底。
第三個故事是黑格爾的感嘆:
1831年,德國哲學(xué)家黑格爾在彌留之際感嘆地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但馬上,他又感慨地否定道:“就連這個人也不理解我!”
故事講完了。
這個孤獨的人沉默不語。
我繼續(xù)對他喋喋不休道:
第一個故事說明了上帝有時是愚蠢的。他以為變亂了人類的語言就可以使人類彼此不能理解,他忘記了同一種語言的人也可以互不理解。第二個故事恰好從正面論證了第一個故事的結(jié)論:雅典的公民們有誰理解了同是雅典公民的蘇格拉底?第三個故事是第二個故事的反證:即使理解了又能怎樣?人們理解的黑格爾是人們所理解的黑格爾,而不是他本人。黑格爾的哲學(xué)后來不是被分裂成了許多流派嗎?每一個流派都不可能脫離自身去理解真正的黑格爾。
我其實是在對自己喋喋不休。我嘆息:偉人尚且如此,何況蕓蕓眾生的你我?
當(dāng)打開窗子的時候,有人看到了無限美好的風(fēng)景,有人卻眼前一片死灰。何也?心境使然。交流是雙向的,當(dāng)你將心窗封死的時候,再美的風(fēng)景也是枯寂一片。如果你的心窗里裝滿了陽光,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就會有心曠神怡之感。即便沒有風(fēng)景,只要你心中蕩漾綠波,你眼前就會山水有色,風(fēng)聲是歌。
本文由【www.bijinimeinv.com情感故事】為您整理搜集!
理解
◆馬莉
有一個孤獨的人。他告訴了我他的苦悶、煩惱以及憂郁。他說世人不能理解他。
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
晚上,我們喝酒,我盡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
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導(dǎo)”他一番。我給他講了3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建造巴別塔:
人類在創(chuàng)始期,天下只有一種語言。他們往東方大遷移時,遇見一片巴比倫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來。他們彼此商量著說:“來吧!我們在這兒燒制磚頭!”他們真的動手燒制起來。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聳入云霄,好傳揚我們的美名,以免我們分散到別的地方!”
這時候上帝下來了,他看見了人類建造的城和塔。他說:“人類聯(lián)合成一個民族,講一種語言,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可想而知,以后他們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會做成什么。來吧!讓我下去,將人類的語言變亂,使他們無法彼此溝通。”于是上帝施法術(shù)把人類分散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有不同的語言,人類的高塔終于沒有建成。
這是《圣經(jīng)》里著名的故事。“巴別”是“變亂”的意思。“巴別塔”就是“變亂之塔”。
第二個故事是蘇格拉底的死: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法庭上,肅立著500個虔誠的雅典公民,人們要對偉大的思想巨子蘇格拉底進行審判。原因僅僅是蘇格拉底想當(dāng)一個“馬虻”,要通過交談去“蜇醒”當(dāng)時雅典這匹昏睡的純種馬,要讓那些名聲顯赫的雅典人意識到自己并不聰明,應(yīng)當(dāng)清醒起來。然而,正直善良的雅典人始終對蘇格拉底暴露雅典民主制缺點的做法不能理解。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懷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的民主制這架機器,處死了自己的同胞——聰慧、睿智的先哲蘇格拉底。
第三個故事是黑格爾的感嘆:
1831年,德國哲學(xué)家黑格爾在彌留之際感嘆地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但馬上,他又感慨地否定道:“就連這個人也不理解我!”
故事講完了。
這個孤獨的人沉默不語。
我繼續(xù)對他喋喋不休道:
第一個故事說明了上帝有時是愚蠢的。他以為變亂了人類的語言就可以使人類彼此不能理解,他忘記了同一種語言的人也可以互不理解。第二個故事恰好從正面論證了第一個故事的結(jié)論:雅典的公民們有誰理解了同是雅典公民的蘇格拉底?第三個故事是第二個故事的反證:即使理解了又能怎樣?人們理解的黑格爾是人們所理解的黑格爾,而不是他本人。黑格爾的哲學(xué)后來不是被分裂成了許多流派嗎?每一個流派都不可能脫離自身去理解真正的黑格爾。
我其實是在對自己喋喋不休。我嘆息:偉人尚且如此,何況蕓蕓眾生的你我?
當(dāng)打開窗子的時候,有人看到了無限美好的風(fēng)景,有人卻眼前一片死灰。何也?心境使然。交流是雙向的,當(dāng)你將心窗封死的時候,再美的風(fēng)景也是枯寂一片。如果你的心窗里裝滿了陽光,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就會有心曠神怡之感。即便沒有風(fēng)景,只要你心中蕩漾綠波,你眼前就會山水有色,風(fēng)聲是歌。
本文由【www.bijinimeinv.com情感故事】為您整理搜集!
聯(lián)系方式
提示:聯(lián)系我時,請說明在杰姆小屋看到的,謝謝!
發(fā)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