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手機處理器,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高通驍龍。隨著安卓智能手機的發展,高通的驍龍處理器變的家喻戶曉并賺的盆滿缽滿。而比較懂數碼的用戶,也知道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強大。當然,蘋果手機足夠知名,反而其處理器雖然強大、高效但并不像驍龍那樣有足夠高的知名度。同時,華為的麒麟處理器也是市場上很重要的一員。反而,有那么一個沉寂了許久的名字,似乎被大眾所淡忘:它就是——聯發科。
由來
我們熟知的聯發科,來著我國寶島臺灣,全稱是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聯發科的發展史,簡直可以用一部勵志劇來形容。
1983年,被譽為“臺灣IC設計教父”的蔡明介從美國學成歸來,入職了臺灣第一家集成電路公司——聯華電子。1995年,蔡明介與IC設計部從聯華電子獨立出來,它就是聯發科的前身。
聯發科成立伊始,正趕上DVD的流行,而聯發科也搭上DVD芯片的快車迅速發展,并在2001年成功上市。
發展
時間來到2003年,當時中國手機市場是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的天下,國產品牌還在苦苦掙扎。由于當時諾基亞等國外品牌價格昂貴,這也催生了“山寨手機”的誕生。可以說聯發科真正的崛起與我國手機業一段時期的發展息息相關。作為當時唯一具備移動cpu制造技術的國產品牌,聯發科推出了一整套的手機解決方案。當時制造手機簡單到什么地步?廠商根本不用研發,只要能造出手機外殼,印上自己的logo,使用MTK的整套解決方案,就能誕生一個手機品牌。
MTK
平臺的出現,是國產手機的曙光,一時間市面上各種沒聽過的品牌紛紛出現:6個喇叭立體聲、多卡多待、跑馬燈、大屏觸摸手機等等一系列濃郁汽配城風格的手機搶占了市場。一時間“山寨手機”叫響開來!這一時期的手機雖然比較低質,但由于價格便宜,搶占了很多市場份額,也迫使國際大牌紛紛降價,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尤其正面的意義。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這段野蠻發展時期,MTK平臺是解決方案的絕對王者,聯發科甚至占據了手機市場的大半江山。但是低價、山寨機等標簽也伴隨了聯發科很長時間。
轉型
再到后來,隨著蘋果手機真正的打開了智能手機的新局面,依托安卓系統,以魅族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智能手機發力,智能手機成為主流,功能機、山寨機近乎淘汰,這時候聯發科也開始轉型智能手機芯片。
聯發科于2011
年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機cpu: MT6573 ,隨后誕生了 MT6575(2012 .02)、雙核 MT6577(2012 .06)、四核
MT6589 (2012 . 12 )甚至是后來的八核之爭: MT6595“真八核”和高通驍龍 801之間的比拼,聯發科并沒有落于下風。
面對高通、三星的發力,聯發科也寄希望于高端產品--Helio曦力處理器。2015年04月推出了64位八核處理器Helio X,隨后Helio X10被魅族、樂視等廠商采用并大力推廣。甚至于HelioX20是全球首款10核心芯片。
沉寂
而這些高端芯片與驍龍同時期的CPU比起來,不論是性能與體驗,還是發熱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高通驍龍越來越知名,聯發科則越來越暗淡。甚至于后期的Helio P10、P25、P60等少有人問津。
未來
雖然仍在不斷推出新品,但合作伙伴變少,沉寂了幾年的聯發科似乎游離于大眾的視野之外。然而就在2019.5.30,一個重磅新聞又將聯發科拉回大眾面前。在臺北電腦展上,聯發科突然發布了全新的5G芯片,該芯片是全球首款集成了5G基帶的SoC。要知道當下性能最頂尖的驍龍855和麒麟980還是外掛5G基帶。這款還沒有名字的cpu采用了最新的7nm工藝打造,內置Helio
M70 5G調制解調器。CPU部分采用Cortex-A77架構,GPU則是Mali-G77架構,都是最新的技術。
雖然是首個集成5G基帶的處理器,但其真正性能表現如何?仍需要量產以后市場的檢驗。從默默無聞,到主導市場,再到被市場遺忘,聯發科經歷了真正的大起大落。這次能否借5G彎刀超車,再次贏回市場和消費者的信賴,都需要時間的驗證。但我們真心希望,在核心硬件領域,我們自己的品牌能做的更好,走的更遠!
評論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