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代詩人雍陶曾有言:“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
人們不要說山勢險峻了,在這個世上,比山勢更險峻的,其實是人心。一顆小小的人心,便能攪得世間天翻地覆。
人心像什么?就像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體。雖然當中存在著一定的善良,可邪惡的本質卻沒有絲毫改變。
尤其在物欲橫流的世道當中,金錢和物質,這只會加劇人心的惡。人心之惡,就是一顆即將生根發芽的種子,只要有人稍微助力,那它就會生長開來。
在你看來,到底怎樣的人心最可恨,怎樣的人最可怕呢?
大多人會覺得,小人之心最可恨,小人才是這世間最為可怕的人。這樣的想法,其實沒有錯,因為這世間的小人確實太多了。
在職場中,你會遇到刻意排擠你,套路你的人。可是,你卻不敢反抗他們。為何?因為你覺得跟這些小人計較太多,最后只會招惹更多的禍患。
在生活中,你會遇到諸多不懷好意的小人,而這些人有可能是你的親戚、朋友或者同事。他們完全不念及你和他們的情誼,而是選擇“見熟便欺”。
不過,在生活中,有這么一類人,他們比“小人”還要可怕,及時遠離。
02
曾有這么一個故事。
古時候,在某村莊里面,有這么一戶人家,他們是鄰里鄉親公認的道德家庭。在別人眼中,這家人的品質都很不錯,表面上一身正氣,給人一種可以信賴的感覺。
每一次村中出現什么問題,這戶人家的家主總會出頭說事兒,滿口仁義道德,不是這里說為了村民好,就是那里說要造福鄰里鄉親。
對此,村中人常把這么一句話掛在嘴邊,無畏世間不平事,只因村中有善人。
善人,這就是別人對這一家人的評價。
不過,令村里人想不到的是,這滿是“正氣”的大戶人家,卻在背后做出“男盜女娼”之事兒,與表面的形象大相徑庭。
比如說幫助鄰居,他們表面上很道義,可實際上卻在背后使絆子,非要讓別人給錢,不然就讓對方好看。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親自做這樣的事兒,而是找其他人去做。
他們便跟這些找來的人“唱雙簧”,后者負責強迫對方,前者則表現出一副正派的形象,從中協調,進而賺取各方的錢財。
表面正派,背地陰險,這是世道的常態。而我們很多人,都容易被別人的表面行為所迷惑。
03
在這個世上,到底什么人比小人還要可怕呢?其實,就是虛偽到極致的君子,簡稱“偽君子”。
偽君子,他們表面上特別仗義,也能表現出君子的風度,讓別人欽佩。而這種表面的行為,就是為了樹立正面的形象,從而收攏人心。
可是,當他們從人前走到人后時,其實沒有人知道對方做了什么。不過,那些天真的人總覺得表面不錯的人,內心也肯定很好。
這樣的想法,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表面功夫做得越好的人,那他們的內心就越是邪惡。因為表面的好,是為了隱藏心中的惡。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別人的好都是裝給你看的,而別人真正的面目如何,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也許,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在你看來,這世上有絕對的好人嗎?很遺憾地說,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為了個人目的的利益者。
對此,從某個方面來說,偽君子還是一位“心理學大師”。因為他們懂得抓住人們的心理,給人們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
當他們的表面功夫做完之后,那他們就會在背后做出令人不齒的事兒。這,其實很正常。
04
之所以說偽君子比小人更加可怕,就是因為偽君子比小人更擅長偽裝,更擅長說謊。
小人,表面上是一副小人的模樣,背地里也是小人的做派,這是表里如一的,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發現。
但是,偽君子卻不同。他們會對你說出一堆假大空的道理,還會裝成特別正派的樣子,目的就是為了成為別人心中的“光明使者”。
這就應了一句話,做得好不如說得好。
有些人一生做了不少的好事,可他們卻被人誤解。而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啥好事都不做,卻得到了別人的信任。這,便是生活的現實。
就拿《笑傲江湖》的岳不群來說,他雖然武功一般,可做人卻特別虛偽,“裝模作樣”的能力更是屬于頂尖的水平。因此,就連家人也看不透他的真面目,更何況是外人呢?
有個道理很現實,越是讓人感覺到正派的人,其實越是不正常。你所看到的,是別人想要讓你看到的,而你所看不到的一切,才是真實的。
如果碰到偽君子,還是要敬而遠之,否則就會成為他們的“盤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