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金庸、倪匡并稱香港文壇三大奇跡。
三人一人寫武俠,一個寫科幻,一個寫言情,不同方向,卻殊途同歸,寫到了極致。
她就是三人中唯一的女作家亦舒,她的人生,遠比她筆下的故事更精彩!
01
亦舒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亦舒原名倪亦舒,家里七個孩子,她排老六,下面有一個弟弟。
她從小就喜歡跟著“二哥”倪匡玩,還特別崇拜倪匡和他的朋友古龍、金庸。
倪匡也是很寵自己的這個小妹,天天”小咪小咪“不離口。
在倪匡的引薦下,14歲開始在《西點》雜志投稿,亦舒在寫作上有很高的天賦,沒幾年就寫的比倪匡還火。
倪匡喜不自勝,逢人便夸妹妹是“大文豪”。
當時有個說法:“臺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
盡管名氣足以和瓊瑤相提并論,但亦舒本人并不引以為傲,相反她對嗤之以鼻"那個瓊瑤,寫的東西都是小女生看的,提了都多余。"
語氣頗為自負和不羈,仿佛自己處處高人一等。
但作為女生,亦舒著實長得不好看:單眼皮、厚嘴唇,像母親而不像父親,她一直恨這一點。
或許是出于彌補心理,她筆下的女主大都是美女,可以靠美貌為所欲為的那種。
亦舒是家中老小,出名又早,從小被寵到大。
有才華有家境卻顏值寡淡,這樣的亦舒,多少是有些自卑的,她最擅長用一身刺偽裝脆弱的自己。
亦舒的性格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就是:“不好惹”!
她生平最討厭“輸”這個字。
讀書時,有一次因答不出老師的問題被罰站,結果一生氣,回家把所有課文全背了一遍。
初嘗年少成名的滋味,亦舒寫得停不下來,脾氣也見漲。初中畢業(yè),她就不想讀書了。周圍人十分不解,亦舒卻自信可以靠稿費養(yǎng)活自己,金庸也邀請她去《明報》做娛樂記者,亦舒欣然前往。
就這樣,17歲的亦舒梳個娃娃頭,頭上架個墨鏡,抓起筆和本就跑去當娛樂記者了。
她白天采訪明星寫專訪和新聞,晚上回家筆耕不輟。別的女孩十七歲還在念書,掖著口袋存零花錢,亦舒卻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獨立,活得瀟灑自在。
就像她在《我的前半生》寫的:做人最要緊的是姿態(tài)好看。
02
由于工作關系,亦舒認識了畫家蔡浩泉。他雖然窮困潦倒,卻有一身才華,能畫能寫,還是雜志社主編。
當時蔡浩泉和5個朋友合租了一間工作室,用來搞文學創(chuàng)作。每次亦舒去找他們玩時,其他男生都大獻殷勤,對才女的"大駕光臨"受寵若驚,唯有蔡浩泉愛搭不理。
這成功激起了亦舒的勝負欲“你不主動和我說話,我撩你總可以吧!”
最后搞得大家全都知道她在追蔡浩泉。
在那個女子含蓄溫婉的年代,亦舒活得夠張揚,夠熱烈!別人眼里的“倒追掉價兒”,于她,是半點都不在意的。
亦舒撩得起勁,愛得熾烈,兩人交往了。
但是亦舒的家人集體反對兩人交往的決定,因為蔡浩泉實在太窮。
結果亦舒比家人還強硬:“如果你們不讓我跟他在一塊,我就去死!”
年僅18歲的亦舒和蔡浩泉閃婚,很快就生下了兒子。
亦舒掏出積蓄,擺了一桌酒席,宴請蔡浩泉的朋友們。大家都祝這對新人夫婦百年好合,誰能想到所謂的"百年"只是三年呢?
貧賤夫妻百事哀,婚后他們經(jīng)常因為錢的問題爭吵。亦舒心氣高,追求精致的 生活,蔡浩泉人窮氣更高,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也不會哄她。
結果他們不得不離婚,亦舒將兒子丟給蔡浩泉撫養(yǎng),扭頭轉身開始了新的生活。
多年后,一個叫蔡邊村的中年人,拍了一部紀錄片《母親節(jié)》,公開喊話亦舒:“我是您的兒子蔡邊村,我們可以見面嗎?”
亦舒沒有絲毫回應。
連她侄子倪震都看不過去了,直言亦舒就是狠心,怕兒子問她要錢!
可在文字里,我們多少能發(fā)現(xiàn)亦舒藏在狠心面具下的柔情:“我懷你的時候是那么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十八歲。”
亦舒不愿承認這個兒子,或許是不愿承認那段失敗的婚姻吧。
她太要強、太好勝了,主動倒追、任性閃婚、離婚棄子……
一路走來,她人生的字典里可以有狠心、絕情、自私,卻不能有“輸”這個字。
一如她的《喜寶》所寫:我赤手空拳地來到社會,假如我不踩死人,人家就踩死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情愿他死,好過我亡。
03
離婚后的亦舒很快就喜歡上了當年當紅的男星岳華。
岳華長得非常英俊,66歲高齡出演電視劇《珠光寶氣》,使得眾多一線小生黯然無光。年輕時岳華的俊俏自不必說,亦舒對他可謂一見鐘情。
岳華有一張好人的臉,有著好人的性格。岳華不抽煙不賭錢,不去舞廳,不亂花錢。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是一個很努力的演員,是個不錯的男朋友,似乎樣樣都過得去。
那時岳華是鄭佩佩的男友,亦舒是鄭佩佩的閨蜜,三人經(jīng)常一起出去玩,為了和岳華獨處,亦舒說自己有“夜盲癥”,晚上回家非要岳華送她上樓。
俗話說,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一來二去,岳華與交往了五年的女友鄭佩佩分手了和亦舒在一起了。
這段戀情鬧得人盡皆知,此事后,鄭佩佩心碎情傷,為此遠赴美國草草嫁人,岳華與亦舒也結婚了,這是亦舒的第二段婚姻。
可是好景不長,心性多疑的亦舒便開始懷疑自己的丈夫岳華與前女友鄭佩佩仍舊有私情。多疑的人大概總是如此,一點蛛絲馬跡都不放過。
后來亦舒翻出了一篇媒體報道岳華和鄭佩佩曾經(jīng)戀情的文章,這就引來了亦舒的醋意,所謂愛的越深刻,恨得也就越濃烈,氣極了的亦舒用剪刀把岳華的西裝剪成了一條一條的,還把一把刀插在了岳華宿舍的床上,正好插在了心口的位置,看起來非常恐怖。因為此事,岳華和亦舒的感情第一次出現(xiàn)了危機。
真正拆散岳華和亦舒的婚姻的是,遠在美國的鄭佩佩因為瑣事纏心,給岳華寫了一封信,信里道了一些家長里短以及一些對生活的抱怨。
這封信被亦舒發(fā)現(xiàn)了,亦舒再一次情緒失控,憤怒之下,向媒體公開了那封信的內容,結果鄭佩佩的老公得知了自己的妻子曾向前任男友寫過信,使鄭佩佩的家庭出現(xiàn)了矛盾,而岳華因為此事,便要和亦舒離婚,后來,岳華談及離婚的原因時說,當時亦舒跪下來求他別走,他說:“你太過分了,傷害我不重要,但是你傷害人家太犀利了,是不可以的。”
多年后,岳華回憶起同亦舒的往事仍表示:“亦舒是否愛我,我不太清楚!”
或許在他看來,亦舒愛的,只是那種從別人手里贏來的成就感吧。
04
離婚之后,亦舒便去了臺灣,多年后,岳華與亦舒“碰巧”在同一個電臺工作,有時也會碰見,但都當彼此是透明。根據(jù)亦舒迷的研究,岳華就是《玫瑰的故事》中家明(待人和善好男子)的原型,而之后岳華與恬妮的幸福婚姻也證實岳華的的確確就是一個絕世好男人。
亦舒在年輕時,性格偏執(zhí)與激烈,而關于亦舒早年的性格,他的哥哥倪匡也曾經(jīng)談到:“亦舒的脾氣不好,男人受不了,乃人之常情。”
也或許正是這兩段戀情,讓亦舒吃了太多的苦頭,所以她挺過了這個階段之后,性格改變了許多,她對愛情的追求不曾消減,但是心境卻平和的多。
離婚之后,曾經(jīng)不可一世、行為高調的亦舒收斂了自己的鋒芒,變得低調而內斂了一些,在愛情上,她對待愛情寬容了許多,對待男人,也溫和了許多。
亦舒的第三段戀情是通過相親認識的,但正是這“俗不可耐”的感情,給亦舒真正充滿人間煙火的愛情。
四十多歲的亦舒通過相親認識了港大教授梁先生之后,很快與梁教授結婚,亦舒還選擇人工受孕,用命搏了個女兒回來。
女兒出生不久,亦舒一家人就移民到加拿大,遠離外界的紛紛攘攘,一改以往雷厲風行的風格,開始當起了家庭主婦,督促女兒學習,為丈夫和女兒操勞著。
回顧亦舒的感情史,前兩段感情鬧得滿城風雨卻最后落得十分狼狽,第三段感情樸實無華生活卻十分幸福。
或許亦舒自己的經(jīng)歷就是她創(chuàng)作的源泉,她書的人物,大多都會有一段化繭成蝶的經(jīng)歷,這正如她所寫的。
時間才是女人最強大的武器。
三年,能讓一個女人改變自己,
五年,能讓一個女人掌控未來,
十年,能讓一個女人改寫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