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試圖阻止噪聲通過墻壁或天花板到達我們一側的空間。下面是典型墻壁噪聲問題的說明。在墻的噪聲源一側發出噪音,我們在接收點一側聽到了。
上圖中的紅色箭頭演示了聲音是如何從噪聲源傳到接收點一側的。這些龍骨直接剛性地連接到墻板上。振動可以直接傳導。藍色波浪表示空氣傳播。
一、打斷聲橋
板材直接固定在龍骨上時,受聲一側的振動會通過龍骨傳到另一側,這種像橋一樣傳遞聲能的現象被稱為聲橋。
第一個要點是打斷聲橋。請記住,聲音只不過是一種振動。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固體直接路徑可以通過,振動將很容易傳播(傳導)。聲橋越多、接觸面積越大、剛性連接越強,聲橋現象越嚴重,隔音效果就越差。
對于輕鋼龍骨隔墻,唯有減少聲橋,獲得更高的隔音量,有時將龍骨結構做成錯列結構和雙層結構。理論上講,錯列龍骨比普通龍骨隔墻隔音量高1-3dB;雙層龍骨比普通龍骨高7-8dB。
數據來源:《08J931建筑隔聲與吸聲構造》
二、提高面密度
對于單層密制均勻,在正入射條件下,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音量在理論上增加6dB,這種規律成為“質量定律”。
數據來源:《08J931建筑隔聲與吸聲構造》
三、增加阻尼
眾所周知聲音是靠介質的振動傳播,我們如果能從源頭上減少干墻的振動,這將使提高質量和打斷聲橋的措施更容易,更有效。畢竟,墻體是一個巨大的振動表面。
特別是在使用板材做隔音墻的工藝中。在兩層板材之間或板材與板材與龍骨之間加一層阻尼層,以此達到減少振動的傳播,增加隔音量的目的。阻尼層可以使用減震墊,阻尼膠,阻尼氈等材質。
四、減少縫隙與孔洞
隔墻上如果出現縫隙和孔洞,會大大降低隔墻。假如隔墻墻體本聲的隔音量達到50dB,而墻上有萬分之一面積的縫隙和孔洞,則綜合隔音量將下降到40dB。
為了防止石膏板墻與原結構之間的縫隙,通常在墻體四周安裝龍骨時墊入塑料彈性膠條。另外,當每面兩層石膏板時,應錯縫安裝,接縫密封。
五、其他
共振頻率:任何隔墻都存在固有共振頻率。當聲波的頻率和墻的共振的共振頻率一致時,墻體整體產生共振,該頻率的隔音量將大大下降。
吻合效應:聲波接觸墻板后,墻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動外,還沿著板面方向受迫彎曲運動。當受迫彎曲運動與板固有的自由振動發生吻合,則會在該頻率形成隔音量的低谷,
為避免與減輕上述情況發生,在修建隔墻時避免使用同等厚度的板材。如雙層12厚石膏板與雙層15厚石膏板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