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小區,甚至馬路邊的綠化帶,常常會見到一些人們踩出來的“小路”。當然我們應該指摘這些抄近路的人缺少公德心、素質差,畢竟公共場所不是原始森林,“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路了”的理論在此是不適用的。特別是在一些沒有護欄的馬路上,穿過綠化帶直接過去對面要比繞道斑馬線便捷得多時,很多人就不顧安危地“穿越火線”。對此確實要給予嚴厲的批評。
林蔭小道
不過,對于公園和小區里的一些小路,我覺得要對其合理性進行必要的思索。在公園或小區里規劃綠化帶的人,都是園林方面的專業人員。他們的專業知識肯定會強于我們。但我覺得,如果一塊綠化帶老是有人從中間穿過,而不走之前鋪好的小路,那么這條走出來的路顯然是公眾需要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在這里新鋪一條小路,甚至可以將原先鋪設的小路取消,改種草木呢。
小路
剛剛去搜索相關材料,發現了一篇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最佳路徑》,文章很好地詮釋了公園等場所鋪設小路應該遵循的原則。這篇教育小孩子的課文,我們大人來學一學也是很有意義的:
小路
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斯尼樂園,經過3年的精心施工,馬上就要對外開放了,然而各景點之間的道路該怎樣設計還沒有具體的方案。施工部打電報給正在法國參加慶典的格羅培斯大師,請他趕快定稿。格羅培斯從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過無數個建筑方面的難題,然而建筑學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路徑設計卻讓他大傷腦筋。對迪斯尼樂園各景點之間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接到催促電報,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了地中海海濱。他想清理一下思緒,爭取在回國前把方案定下來。汽車在法國南部的鄉間公路上奔馳,這兒是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漫山遍野都是當地農民的葡萄園。一路上他看到許多園主把摘下來的葡萄提到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但卻很少有停下來的。當他們的車子拐入一個小山谷時,發現那兒停著許多車輛。原來這兒是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據說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園,她因年邁無力料理而想出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是否能賣出葡萄,誰知在這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總是她的葡萄最先賣完。她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深受啟發,他下車摘了一籃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立即返回了巴黎?;氐阶〉兀R上給施工部拍了封電報:撒下草種,提前開放。施工部按要求在樂園撒下草種。沒多久,小草長出來了,整個樂園的空地被綠草所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許多小道,這些踩出的小道有寬有窄,優雅自然。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1971年,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發布評論:
評論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