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你是在哪里讀的這本書吧,失眠的午夜還是慵懶的午后,火車上還是地鐵上,斜倚的床頭、灑滿陽光的書桌前、異鄉的街頭,還是熙攘的機場延誤大廳里?
這是這本書快結束時大冰在書中的提問。
我是在哪里讀的呢?
大部分時候是在抱著小寶喂奶時讀的,有時是午間,有時是深夜,有一個共同點是無人打擾,小寶用心地喝奶,我則是專心地看書。
紙質書是沒有時間看的,大部分時間都要圍著小寶轉,好不容易公公婆婆搭把手,也是在我幫兩個侄子補習英語的時候。
我試過在他們記單詞的空隙翻看一本書,但是不行,不到五分鐘他們就會說已經記得了,讓我抽背。
所以這半年來的閱讀,大多是看電子書,很方便,但也很費眼,我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近視度數加深了。
有點偏題了,我發現我到底還是學不會寫世人喜歡的那種書評,看完之后可以深受啟發,我能寫出來的,只有我自己讀完書之后的感受,或許叫“讀后感”更合適?
不記得這是看大冰的第幾本書了,只記得第一次看就覺得這是和以往看過的書的風格都補英語。大冰說他就是個說故事的人,我倒覺得他本身就是個充滿故事的人。
他曾是一個主持人,知道他的人自然會說他有名,但更多的還是沒有聽過他。事實上當主持人已經是十來年前的事了,從2013年他就開始出書,到《小孩》已經是第七本了,他還開了一家很有名的酒吧叫“大冰的小屋”,現在已經有好幾家分舵了,散落在全國各地,西安、拉薩、大理、麗江、成都、廈門、西塘、濟南。
除了第一本《他們最幸福》,其余六本書的封面都是一個可愛的小孩,他說:“若你讀過我所有的6本書,你會發現,我筆下的每一個人,都是小孩。瘋小孩老小孩、窮小孩苦小孩、好小孩壞小孩、倔小孩傻小孩……路過你身旁的,普普通通的一群小孩。”
大冰喜歡小孩,哪怕有的小孩年紀已經很大了,但他還是覺得他們是小孩,只因為他們內心純粹,永遠保持童真。
在這本名叫《小孩》的書里,他寫了八個小孩的故事,有執著向前的瓶罐,有仗義疏財的大松,有聰明孝順的阿宏,有充滿傳奇色彩的采,有溫和寬厚的黃先生,有看上去平平無奇其實心懷大愛的一群好人,還有一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妹妹櫻桃。
我不想劇透,所以不能寫太多,只能說一句,去看吧,書中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那樣精彩。
有時候真的挺羨慕大冰的,他有這么多特別朋友,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可以喝著小酒、就著小菜聊上三天三夜。
可是這樣豁達的大冰,也曾經經歷過一段艱難歲月,艱難到他甚至不敢回憶,一回憶就難受。
好在他熬過來了,才讓他的這些“孩子”有機會跟我們見面。這些人,這些故事,都該被記住呀,或許這就是文字存在的意義吧。
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生底色是悲涼。有一天你會明白,悲涼之上,有自修自證的溫暖。所以,如果可以,去試著當個小孩。
如果一輩子都可以當個純粹的小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