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者 戴 雯
最近,我剛讀完一本精彩的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出自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臺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之手。《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邊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很感動,并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讀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比如,這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她純真、善良、樂觀略帶淘氣的性格帶給讀者無限的快樂,讓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渴望陽光燦爛的童年。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孩子們卻一個個老練而穩重,臉上有著與這個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像小豆豆這樣不僅快樂且擁有金色童年的孩子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小豆豆不僅性格開朗,而且還十分善良:她因為憐憫那些可憐的小雞,所以執意要求父母買下;因為她能理解患有絕癥而且又十分孤獨的泰明,所以才在多余的時間里去給予泰明更多的幫助與溫暖……這就是小豆豆,一個擁有良好品質與快樂童年的孩子。
在這本書中,不可忽略的還有那位慈愛的小林校長。這是一位善解人意、了解孩子的好校長,他理解、熱愛巴學園的每一個孩子,并善于發現每一塊金子。他從來也不強迫孩子學習自己喜愛的東西,他一直只是微笑著鼓勵學生積極向上,這與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今社會,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哪一個學校的競爭不激烈?孩子們快樂的童年都被父母與學校給扼殺了!
現在的孩子被逼得每天只知道學習,這樣的情形與巴學園有天壤之別,現實是孩子畏懼的地域 ,書中是孩子所向往的天堂。許多人認為只有嚴格的教育,艱苦的訓練才能使孩子成才,卻不知道自己這種做法會斷送了孩子的未來。《窗邊的小豆豆》中有這么幾句校長的感慨:
“過于依賴文字和語言的現代教育,恐怕會使孩子們用心去感受自然、傾聽神靈之聲、觸摸靈感的能力漸漸衰退。”
“‘綠蛙落古池,寂靜聞水聲’……看到青蛙跳到池水中的,肯定不止松尾芭蕉一人,看到沸水頂起鐵壺蓋、蘋果落地的,也不一定不止瓦特和牛頓。”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讀了這幾段文字,你是否陷入沉思?是啊,逼著孩子去學就如俗語“強扭的掛不甜”一樣 ,扼殺孩子的靈性實是愚蠢!讓孩子去學習那些有趣的知識吧,這才是明智之舉!
“書中只有黃金屋”,讀了這本書,我才真的深深受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