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忠
我與詩人王學忠雖然從未謀面,卻好似熟識已久!
記得那是2002年8月,通過一位四川老鄉介紹,王學忠給我寄來了他的詩集——《挑戰命運》。詩集里記錄了他下崗以后的艱辛生活,我卻從中讀出了樂觀、堅毅和陽光、正氣,頗受震動!我很快給他回了一封信,表達了我對他詩歌的感受和喜愛。
從此,我們有了書信往來……每每他有新詩集出版,都會給我寄來一本。
王學忠詩集《挑戰命運》
有一年, 他來北京開會,特地打來電話,問如何轉車,要來家里看我。我了解到他遠在西郊,而我住在東城。他顯然低估了北京之大,來回光路程就要花費大半天時間。聽著他熱情、懇切的聲音,我于是說:電話里能聽見聲音,很親切、很好了,就不必大老遠專門跑來了……
近年來,我隨著年事漸高,閱讀和寫作漸少,偶爾整理書稿時,看到一本本王學忠新作和有關他的書,這里面有:中英文對照《王學忠詩稿》、《愛的深沉》(詩歌卷)和(散文?文論卷),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書名、陳才生著《用生命種詩的人——詩人王學忠評傳》,我的人文社老同事屠岸題寫書名、陳才生著《地攤上的詩行——王學忠詩歌研究》……我情不自禁翻閱時,仍會時時受到感動。
整理時,翻岀我的一篇短文——《生命的呼喊》原稿。此文于2006年7月20日發表在《人民日報》第九版《新作鑒賞》欄目。因該文寫作時在1月初,那年正好是周恩來總理逝世30周年,同時讀到王學忠新作,因感動,引發聯想共鳴,遂寫下此文。但到發表時,想必編輯考慮已至年中,同時又限于報紙版面,作了刪節?,F將原文照登,也算是了個心愿。
魏巍題寫書名,王學忠詩集《太陽不會流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一月八日,我不禁想起了三十年前的這一天:一代偉人離開了我們!人們的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滴。那一雙雙淚眼,一篇篇悼詞,形成了淚的波濤,詩的海洋,后來被人們譽為紅色的“天安門詩歌",霎時間,傳遍了海內外。那是人民的呼喊,人民的悼念。今天,我收到被人稱為“平民詩人”王學忠出版的又一本詩集:《太陽不會流淚》。說是“不會流淚”,我怎么老是看見詩行中強忍也忍不住撲撲簌簌往下滴落的淚水!那里,分明有一雙淚眼,有閃動的淚花,不時一滴一滴地滴落在書頁上,滴落在我們尊敬的作家魏巍那黑白分明的墨跡旁(魏巍是含著熱淚抒寫出可歌可泣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傳世名篇的作者,特為王學忠此詩集題寫這個頗含深意的書名)。這淚,是痛極之淚,是心靈深處迸發之淚,生命呼喊撕裂之淚。詩人王學忠生活在社會底層,下崗、擺攤、推車、拉貨,掙扎、叫賣、奔走、呼號,只為生存必需的幾元幾毛幾分,流下了多少辛酸的汗水和血淚!但是,他腰桿挺直,活得硬氣,昂著頭,挺著胸,滿身豪氣和正氣:橫掃一切生活骯臟之氣,怒目審視社會不平行為,追求真理,渴望光明,呼喚希望,伸張正義,為朗朗乾坤平添了幾許勃勃生氣,為山川大地染上了幾多清新之色。王學忠說:“我的詩,是生活的記錄”,是“探索者的足跡”,是“血與淚的結合”(《我的詩》);“說出的每個字/都是一團火”(《不能向你說》);“劃一根火柴/便可以把整個世界點著”(《炎夏》)!——這是王學忠詩歌的靈魂,詩歌的精神,動人情感,撼人心魄,給人震動和震撼,給人精神的強大鼓舞和生命的無限活力!王學忠歌唱道:“虎生生一伙兒漢子”,被“弄成各種姿態心也不會彎曲”(《竹》);“即使有天/被扼住脖頸,割斷喉舌/把聲音鎖入棺槨/也要高唱自由的歌”(《知了》)?!@是王學忠著意塑造的詩歌形象:頂天立地、自由高歌、奮斗不息僅僅限于身邊那些人。這是結束舊日子、開拓新生活的鐵人的后代,是挺起腰桿、向命運挑戰的一代新人,是總結過去、開創未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新世界的主人。的確,王學忠在艱難生活的掙扎和奮斗中,同時傾灑心血鋪寫出數千首詩歌,挑選出版《未穿衣裳的年華》、《善待生命》、《流韻的土地》、《挑戰命運》、《雄性石》及《太陽不會流淚》等詩集,充分表現了強烈的生存意識、生命意識,顯示出新世紀和新世界的人格魅力。這是推動社會發展、開創全新生活的勇敢奮斗精神。我深深地為之振奮,為之鼓舞,情不自禁地寫下這篇文字,以記錄我誦讀王學忠詩歌創作之后難以自抑的激動與激奮之情。我突然有種感覺,王學忠的詩與30年前的“天安門詩歌”有相同的脈搏、相同的旋律,都是生命的呼喊、人民的心聲。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