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梅雨云帶影響,奉賢今天出現持續性降水,截至目前,奉賢區內12小時累計降水量已突破暴雨標準。目前奉賢暴雨藍色預警和雷電黃色預警仍維持。
什么是梅雨?
梅雨通常指江淮梅雨,每年夏初,在湖北宜昌以東、北緯28到34度之間的江淮流域常會出現的連陰雨天氣,雨量很大。由于這一時期正是江南梅子黃熟季節,故稱“梅雨”。又因這時空氣濕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霉爛,有“霉雨”之稱。國際上常將中國東部整個地區的夏季降水稱為梅雨(plum
rains)。
梅雨期的長短及降水量的多少,對該地區的影響很大。例如梅雨期短,降水量少,可給這一地區帶來干旱;相反,梅雨期長,降水量大,則又可給這一地區帶來洪水災害。因此,做好梅雨天氣的預報,對國計民生、工農業生產,有很重要的意義。
梅雨天氣的主要特點
長江中下游多陰雨天氣,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很大,日照時間短,降水一般為連續性,但常間有陣雨和雷雨,有時可達暴雨程度。梅雨結束以后,主要雨帶北躍到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雨量顯著減少,相對濕度降低,晴天增多,溫度升高,天氣酷熱,進入盛夏季節。梅雨是中國東部季節性雨帶從南往北跳躍停滯的結果,是大型的降水過程,它的年際變化很大。一般把梅雨期開始稱為“入梅”,梅雨期的結束則稱為“出梅”。
了解一個梅雨期的重要天氣系統
江淮切變線:江淮切變線通常是指活動在青藏高原以東,北緯25至35度之間,850、700百帕高空,近于東西向的風向、風速的不連續線。它處于北面西風帶小高壓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的低壓槽內。
梅雨期的暴雨是怎么產生的?
梅雨期間的暴雨通常是在有利的環境背景形勢下,由梅雨鋒上的中尺度對流系統造成的。這些中尺度對流系統在梅雨鋒上常常表現為中尺度擾動和對流性云團,并常常在江淮流域造成大暴雨甚至洪澇災害。
梅雨鋒常與江淮切變線相對應,其上有西南渦不斷形成和東移,可產生強烈的降水。同時,在切變線之南,副熱帶高壓的北側存在西南風低空急流,更有利于暴雨的產生。
看看今天的梅雨系統長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