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主信息流投放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用戶購買產品或應用的下載使用,信息流投放成功與否最關鍵的是在于你的轉化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做規劃。
一、投資回報率
第一關注點肯定是ROI,ROI(Return On Investment),即廣告主的投資回報率。計算ROI的普遍方法是:
ROI=[(收入-投入)/投入]*100%
用來衡量投入產出比,是最基礎的廣告效果衡量指標之一。在衡量收入時,會有歸因、追單相關的邏輯,即判斷這個訂單是不是來源于這個渠道、這次投放。因為通常信息流投放完后,用戶從點擊廣告到最終成單還有很長的鏈路,因此需要進行歸因分析。
二、曝光量
曝光量也被稱為展示量、展示次數,是用來衡量信息流投放期間的總展示次數。
對于CPM廣告要重點關注曝光量,因為CPM就是按照曝光展現進行收費結算。
三、點擊量&點擊率
點擊量指的是信息流投放期用戶點擊某個廣告的總次數。點擊率,即CTR(Click Through Rate),為廣告被點擊的次數與廣告曝光次數的比例,反映了廣告的受關注程度,以及衡量廣告的吸引程度。
點擊率= 點擊量/曝光量*100%
如果是CPC廣告,那么點擊量則是重點的關注內容,因為廣告消耗和點擊量密切相關。
四、到達量&到達率
到達量,即有多少用戶點擊廣告后進入落地頁;到達率為到達量與點擊量的比例:
到達率=到達量 / 點擊量*100%
通常,點擊了信息流投放廣告直接就會進入落地頁,也就是點擊量=到達量。有到達率的概念是因為有時候用戶點擊后閃退,或者頁面未完全加載就關閉了頁面,都會導致發生了點擊,但未到達落地頁。
五、轉化量及轉化率
轉化量,有多少用戶點擊信息流廣告并進入落地頁(活動頁)后,繼續發生咨詢、注冊、下載、加入購物車、下單等行為。
轉化率,即CVR(Conversion Rate),為轉化量與點擊量的比例:
轉化率=轉化量 / 點擊量 *100%
對于CPA廣告,轉化量是直接影響廣告消耗的指標。
以上就是關于信息流投放廣告效果評估的5個維度,可以據此展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