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沖動性格?
沖動,多指的是做事魯莽,不考慮后果,同時感情特別強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現象。可表現為行為上的,也可表現為思想意識上的。
性格易沖動的人或許大多是直腸子,說話做事從不拐彎抹角,為人真性情,直率誠摯也值得信任,但是我們通常不會認為他們很可靠,值得深交,或者被托付給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
這是因為,沖動的行為,往往是對自己的行動失去意志監督的一種表現。沖動的人急躁易怒,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人們大多傾向于看好成熟穩重的人,而不是直率卻容易沖動的人。
如何改變沖動性格?
俗話說得好,“沖動是魔鬼”。人在沖動的狀態下,會做出很多冷靜的時候絕對不會愿意做的行為舉動,事后再來后悔。而且,沖動的性格也經常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很容易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為此,易沖動的朋友們或許應該盡早改變自己的這一性格。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1、給自己時間
很多時候,性格沖動的人的憤怒表現是不加以控制的。他們會在感到不適的當口就立刻發作。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建議他們可以試著給自己的心情一點反應的時間。譬如,在發飆之前,告訴自己:“先等一會,過個兩三分鐘,我再火也來得及”而往往就是在這兩三分鐘的平復時間里,一些幼稚急躁的念頭被抑制了發展,可以有效的阻止一場沖動悲劇的發生,恢復理智。
2、立刻切換環境
如果心中的急躁心情在當前的環境下難以排解,那么大家可以嘗試著立刻切換一個環境。比如說,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做做運動,切忌一直去想那些讓自己不快的“禍根”,讓自己的思緒從煩惱上快快飄走,隨著專注的工作或是運動一起消失,這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住沖動的心情。
3、“物理降火”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其實,適當地去調整我們的飲食,也可以減少我們沖動的情緒爆發。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我們的情緒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與人體內產生的各種化學物質有關。這里不為大家作更加詳細的解釋了,不過,可以分享給大家的是,糖類的過多攝入會消耗掉我們體內的維生素B1,這會導致丙酮酸,乳酸一類的化學物質聚集在體內,刺激我們的神經,這就更導致了情緒的沖動。因此,可以適當減少糖類的攝入,對身心健康皆有益處。
總結
與人相處,和善是關鍵。如果不能學著去克制自己的沖動情緒,那么許多場合下,我們都會面臨各種糟糕的境地,而等到冷靜下來又為此后悔不已。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學會抑制沖動,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