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就要開了,女孩一直看著男孩離開,..
唐朝名妓顏令賓 不愛富貴愛才華
妓女,是古代的特殊行業之一。在我們眼里便是那種依靠身體出錢的風塵女子,而唐朝名妓顏令賓則不同,不愛富貴愛才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唐朝名妓顏令賓,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在青樓中獨樹一幟
顏令賓是娼妓中的佼佼者,秀目粉靨、身材高挑、腰肢纖細,頗具風情。其實,在平康里巷上要找顏令賓這般容貌的女子并不難,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十五六歲就榮任“都知”,全在于她的才識和靈慧。這小女子不但能奏樂唱歌、吟詩作畫,而且熟知古今名人逸事,談吐風雅多趣,氣質又特別高貴嫻雅,她一出場總能帶來滿室春風,使每位客人都興致勃勃。她所在的挹翠樓的鴇母,也把她視為金字招牌。
顏令賓待客有個特點,她對于達官顯貴并不十分熱衷,但對文人雅士卻非常禮遇,因此有許多文人名士趨之若鶩。當時長安的文人都以能參加顏令賓主持的文酒之會為榮,而顏令賓的箱籠中則貯滿了要好客人的詩箋和字畫,她把這些東西看成是自己無價的財富,而對金銀珠寶卻看得很淡。她在青樓女子中別具一格,好似青蓮出污泥而不染。
顏令賓的嬌客好友如云,她卻不偏心于任何一個,更不對誰以心相許。對此,人們以為見慣紅男綠女的她已心無春波,卻沒想到,這個美麗聰慧的少女早已芳心暗許。誰是這個幸運的男子呢?他竟是長安城中的“兇肆歌者”劉馳馳,一個專替人唱挽歌的貧賤少年。劉馳馳雖然職業低賤,人卻多藝多才。他不但歌聲嘹亮,而且能自編歌詞,賦詩作文,為人也誠摯重情。兩人身世相似,因而常互相慰藉、互相憐惜,從而產生了真情。二人私下海誓山盟,互許了終身,只是迫于現況,兩個人只能暗中往來,只等攢足了錢為顏令賓贖出青樓,兩人就結為連理。
顏令賓被疾病纏身
在一個乍暖還寒的暮春時節,穿著單薄衣衫為客人主持文酒之會的顏令賓,因汗后受涼,染上了微疾。她本以為調養幾天便會好轉,卻因體質孱弱,病情日見沉重,最后竟纏綿病榻。
這是一個無風無月的夜晚,顏令賓微晃著身軀,消瘦的臉上帶著吃力的微笑,抱病主持宴會。眾賓客不愿提及傷心事,盡量作出開懷暢飲的姿態。大家在顏令賓熟練的安排下,都講了很多很多的趣事新詩,似乎想把要說的急著說完。最后顏令賓的笑容再也維持不下了,她聲淚俱下地對大家說:“我將不久于人世,春花秋月,曾經侍候各位消磨過不少快樂的時光。如今,生離死別,再無相會之期,在這里我想向諸位提一個最后的請求,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送我一些惜別的文章,如此我就感謝不盡了!”說罷伏桌而泣。但這時,誰又忍心寫出道別之詞呢?
這次宴會后,顏令賓的病情每況愈下,幾天之后,這位才色絕倫的青樓名妓,終于在她豆蔻芳華的時候,無可奈何地香消玉殞了。她就像一朵嬌艷的花朵,在開放得最旺盛的時候,被春風吹散了花瓣,抱憾凋零在無情流光中。
墓碑前的千古絕唱
顏令賓曾是她鴇母手中的一棵搖錢樹,現在人死樹枯,她滿以為最后還能從那些平日捧場的賓客中獲取一些豐厚的祭禮饋贈,不料那些客人卻都遵照顏令賓生前的囑咐,為她送來一篇篇惜別的文章、一首首哀悼的詩詞。鴇母不懂其中價值,只覺得失望至極,憤怒地把這些詩文從挹翠樓上扔到窗外街上,口中還嘮嘮叨叨地數落著:“要這些有什么用啊!”劉馳馳聽到了顏令賓的死訊,無異于五雷轟頂,幾乎發瘋。因為兩人無名無分,他不能去探視病中的顏令賓,如今她魂歸天外,因為鴇母的阻攔,他也不能到她的靈前吊唁。他的悲痛簡直無法傾瀉,悶在心中,令他傷心欲絕。
聽說挹翠樓上扔出了許多悼念顏令賓的詩文,劉馳馳連忙跑了過去。他把那些四處飄飛的紙箋一頁一頁地仔細拾起,收藏在懷中。顏令賓下葬郊外以后,劉馳馳便日日跑到她的墳上,把他拾到的詩詞一一地唱給地下有靈的情人聽。其中一首是:
殘春扶病飲,此夕是堪傷;
夢幻一朝畢,風花幾日狂。
孤鸞徒照鏡,獨燕懶歸梁;
厚意哪能展,含酸奠一觴。
劉馳馳的歌聲凄婉,哀傷動人,把他無限的悲痛和著詩詞一同唱出,聽到的人,都不禁愴然落淚。許多顏令賓的舊時好友也常到她墓前悼念,并站在那里,靜靜地聽劉馳馳唱歌。他唱得最多的一首詩是:
昨日尋仙子,輔車忽在門;
人生須到此,天道競難論。
客至皆聯袂,誰來為鼓盆;
不堪襟袖上,猶印舊眉痕。
據說,劉馳馳第一次在顏令賓墳前唱這首詩時,是一個寂靜無人的黃昏。他唱著唱著,昏昏欲睡,朦朧中看見淡妝素裹的顏令賓站在墳頭頻頻向他頷首,似乎非常喜歡聽這首詩。劉馳馳猛地驚醒,從墳頭看去,只有紙幡飄拂在涼風中,再也不見顏令賓的影子。但從此他堅信,顏令賓一定是喜歡這首詩,于是他常常唱起,希望再次喚回意中人的芳影。
本文由【www.bijinimeinv.com情感故事】為您整理搜集信息!
聯系方式
提示:聯系我時,請說明在杰姆小屋看到的,謝謝!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