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車帝原創 周桐
MG ONE最低售價:9.98萬起
圖片參數配置詢底價
懂車分3.71懂車實測暫無車友圈3.1萬車友熱議二手車10.00萬起 | 3輛
[懂車帝原創 產品] 幾年前選購一臺入門級緊湊SUV,人們第一時間提起的大多是別克昂科拉/本田XR-V等合資品牌車型,但換到現在恐怕已經很少會有人這么想了。而當在今天我們試駕完這臺名爵MG ONE(圖片|配置|詢價)時,我更加確信了這一點,對于入門級SUV這個品類來說,自主品牌的產品已經完全不弱于合資品牌車型。
新車的外觀和內飾設計此前已經進行過正式亮相,所以這一部分內容我們放到后面來說。對于許多持幣待購的用戶,動態駕駛或許才是他們點開文章的原因。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此次為封閉式道路試駕,需要按照廠家布置的線路行駛,場地道路和日常使用環境略有不同,且測試車輛為試裝車,本文觀點僅針對試駕車輛。
發動機艙特寫
名爵MG ONE搭載一臺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15C4E的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1馬力,傳動系統為CVT變速箱。官方給出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8.1秒,受限于天氣和濕度等客觀因素影響,此次試駕僅踩出8.4秒的成績。
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加上CVT變速箱注定不會擦出什么火花,但駕駛質感相比老款名爵MG的車型確實有顯著提升
對于一臺家用SUV來說8.4秒的加速時間足以應付日常城市里的超車并線,真正吸引我的還是名爵MG ONE的平順性和舒適度。本次試駕涵蓋了繞樁、緊急變線、高速環路以及加速和制動等測試,在幾個科目體驗中,MG ONE的平順性還是給人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油門踏板的初段還是比較保守的,這也讓其在城市里開起來更柔和,不會太竄
新車在低速階段的響應并不算積極,需要稍微再深踩一點才能體驗到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爆發力,當然這種爆發力僅局限于70公里/小時以下的速度。當時速來到中高區域時,車輛的再加速能力就比較一般了。
CVT變速箱的平順性自然不必多說,放在這樣一臺外觀靚麗的城市型SUV上倒也合適
CVT變速箱表現兢兢業業,可以模9個擋位的手自一體變速箱,但你可不要奢求它能夠給你帶來什么樂趣,平順的動力輸出就是它最大的賣點。
SUOER SPORT駕駛模式切換被放置在方向盤右下角,這也是名爵MG車型的一貫設計風格
名爵MG ONE還擁有兩種駕駛模式,標準模式下新車動力響應會遲緩一些,到了中段爆發力才會噴薄而出。Supre Sport S模式下車輛的響應和轉向都會有部分提升,手感更加扎實且動力響應比較積極,比較適合喜歡操控的用戶。兩種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后段的再加速能力比較一般。考慮到這臺車的定位和用戶人群,這樣的設計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壓榨太狠,這臺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油耗恐怕也會讓人難以接受。
剎車制動的線性感是本次試駕給人的最大驚喜,增強了駕駛信心
在高速環路我們主要體驗了新車的行駛質感,不得不說名爵MG ONE對于油門和制動踏板的標定還是下了一番功夫,剎車制動力來得十分線性,能給人帶來較強的信心,油門踏板的腳感會輕一些,長時間開車也不會讓腳部感到很累。
動態表現下新車的極限其實并不算高,過快的速度都會給懸架帶來較大的壓力
在繞樁和緊急變線環節中,名爵MG ONE的整體表現還是符合預期的。較長的懸架行程為舒適性打下基礎,懸架初段對于細小顛簸的過濾還是比較柔和的,中后段也能保留一定支撐性,讓車輛不會有多余的動作。但是在面對一些高速避讓動作時,車身的姿態還是有些狼狽,尾部比較容易出現多余的擺動和彈跳,對于一臺城市SUV來說這樣的標定也合情合理。
撞向手感扎實,車頭的響應也很積極
轉向手感有兩個擋位調節,默認情況下對應了標準和運動兩種模式。在駕駛模式為標準時,方向盤的阻尼感會比較小,整體轉向電子味比較濃,會讓人感覺缺少一些路感和回饋。運動模式下整體表現會有一些變化,手感上會顯得更沉穩一些,車頭的跟隨性也表現出色。
NVH方面的表現并不算出色,作為一臺入門級SUV來說中規中矩
隔音降噪就算不上名爵MG ONE的強項了,低速階段還是比較正常,時速一旦超過80公里/小時之后會有比較明顯的路噪傳遞到車內。急加速情況下,發動機的噪音也會更明顯一些,相比之下風噪的隔絕比較徹底,這可能也得益于前排的雙層夾膠玻璃。
本次試駕車輛為α版
名爵MG ONE提供兩種風格的前臉設計,兩種風格的變化主要區別集中在進氣格柵和前包圍,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特點。本次試駕車輛為α版,采用了獨特的橙色車身,視覺效果十分運動,相信會吸引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車頭配置也不低,除了前置攝像頭之外還有一個毫米波雷達
首先來看車頭,新車采用了一個不規則的倒梯形進氣格柵造型,乍一看和阿斯頓·馬丁車型的前臉有些相似,內部閃電形狀的鍍鉻裝飾條由分散到密集逐漸聚攏在品牌標示四周,起到了很好的聚焦作用。并且在不同的光線下也會有不同的折射效果,設計感比較強。
前大燈采用LED燈源
大燈采用了一個柔和的弧線設計,由內到外逐漸擴散最終形成一個不規則的造型,在正臉的視覺占比很小,到了側面就比較搶眼了。燈組內部三條日間行車燈帶十分矚目,還兼顧著轉向燈的作用,有著較高的辨識度,中間則為遠近光一體的LED大燈。
側面造型整體呈向前俯沖的姿態,搭配大尺寸輪轂和熏黑輪眉,視覺感受十分飽滿
車身側面的線條勾勒出了一點向前俯沖的態勢,內凹的造型也進一步強化了側面在不同光線下光影效果,同時懸浮式車頂這一流行元素也沒有缺席。參數方面,名爵MG ONE長寬高分別為4579/1866/1601(1617)毫米,軸距2670毫米。
輪輞設計復雜,搭配和橘色剎車卡鉗運動感營造的比較到位
新車采用了花瓣式設計的五輻式輪輞造型,細節設計比較豐富,有著很強的檔次感,內部還使用了和車身同色的剎車卡鉗。
MG ONE最低售價:9.98萬起
圖片參數配置詢底價
懂車分3.71懂車實測暫無車友圈3.1萬車友熱議二手車10.00萬起 | 3輛
尾部設計相比車頭來說在氣勢上收斂了不少
名爵MG ONE的車尾造型簡潔,層次清晰。左右兩側的尾燈延續了前大燈的設計風格,細長的輪廓前后呼應。后包圍造型也是根據車型的不同略有差異,倒車雷達/影像這些較為基礎的功能自然都有提供,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不需擔心。
新車的內飾風格在注重時尚感的同時也兼顧了科技屬性,中控臺上呈“折線形”布局的30英寸環抱式聯屏設計很是搶眼。在簡化了大量實體按鍵之后,車內布局更加清晰,在諸多亮黑色飾板與銀色飾條的加持下,檔次感也再度得到提升。
造型十分出色,如果握環能在粗壯一些就更好了
方向盤的按鍵手感清晰
運動方向盤同樣很吸睛,方向盤12點鐘/6點鐘方向均采用了平底設計,造型十分獨特。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盤內部右下方還融入S擋切換按鈕,兩側的連輻處則配備了多功能控制按鍵和撥桿,手感十分出色。
燈光控制則集成在了聯屏區域的最左側,并采用了觸控設計,提升了內飾的科技感
液晶儀表的顯示信息十分豐富,細節上增添了更多的裝飾元素點綴,比較可惜的是在主題可選項并不多,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也并沒有差異,作為一臺主打運動風格的城市型SUV來說這一點還有待提升。
中控大屏本次并不能體驗到全部的功能
中控大屏此次并沒有展示全部功能,相信日后的道路試駕應該會正式開放。從現有的感官來看,屏幕留邊還是有些大,這也導致一些二級、三級菜單的顯示內容比較小,需要駕駛員分散更多的注意力去尋找和查看,不利于日常駕駛中操作。此外,車機系統內置的觸控反饋音過于尖銳,和家用電器給人的感覺一樣,這一點細節會讓質感打了一些折扣。
倒車影像功能還是讓人滿意的,360度全方位顯示每一個細節清晰度和流暢性也值得給一個好評
新車的電子擋把采用了類似飛機引擎操縱桿的設計,皮質包裹的擋桿頂部,還設計有名爵LOGO的暗紋,搭配底部的鋼琴烤漆工藝,看上去更顯檔次感。擋把前方的儲物格內,還集成了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可以解決用戶的補能需求,但和大多數車載無線充電一樣,充電速度并不快。
座椅造型非常運動,對身體的包裹也很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是開車搭載了運動座椅,搭配大量的橙色縫線點綴,視覺感受十分出眾。而全新的橘色安全帶也給車內帶來了更多的運動氛圍,讓車內看上去并不沉悶。
第一排儲物空間
第二排儲物空間
前排儲物空間的表現還算出色,每個儲物槽的空間都不小,并且中控臺下方還掏出了一個額外的儲物空間,搭配兩個充電接口,功能性上可以說是比較完善了。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扶手箱內還和空調相互連接,可以根據空調溫度對飲料和食物進行制冷和保溫。
后備廂的儲物槽非常豐富
第一排乘坐空間
第二排乘坐空間
乘坐空間方面,前排體驗人員身高182厘米,座椅調節至最低后頭部剩余1拳以上的余量,第二排在保證第一排不變的前提下,頭部依舊留有4指腿部也有1拳的富裕。此外,中央通道處的凸起較小,測試人員鞋碼為43,出風口對于腿部空間的侵蝕并不大,中間乘客也能獲得一個良好的乘坐體驗。
α版車型的整體設計風格偏向年輕用戶群體,靚麗的車身配色和更加吸睛的設計細節相信能獲得不少人的青睞。而在駕駛層面上新車的表現并不算激情,但對于多數中國用戶來說他們也并不需要一臺開起來真正運動的車型。比較遺憾的是此次并沒有體驗到完整的車機系統,試駕車輛也并非量產狀態,不過以現有的產品力來看,名爵MG ONE在同級別車型中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