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回到老家的年輕人,肯定非常的感同身受。在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強烈壓力下,年輕人們往往無所適從,他們唯一能夠躲避這個情況的就是“轉移話題”。
困擾中國年輕人的結婚壓力
《中國青年報》近日報道了對2021年未婚青年進行的調查結果。據悉,此次調查是由該報社會調查中心和調查服務平臺“問卷網”聯合進行的。
春節也是中國一年中最大的假期,很多人都會回老家過年。這個時候,大齡未婚青年要面對的就是來自父母和親戚的結婚壓力。
此次接受調查的年輕人中,有68.2%的人有過被催促結婚或找對象的經歷。另外,高達80.6%的受訪者認為催婚增加了春節回家的壓力。
年齡相仿的男女,對來自周圍的結婚壓力感到郁悶,這在東亞三國來說都不罕見。據日本媒體相關調查顯示,2020年日本男女未婚率分別為男性的25.7%和女性的16.4%。這個數字相當可怕,等于說日本男性每四個人,女性每六個人就有一個要打一輩子光棍。至于韓國,看看他們的出生率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年輕人的應對措施
在中國,出生年代往往是一代人的特征,此次中青報調查的對象分別是00后、95后、90后以及85后。也就是說,調查的年齡在21-36歲這個年齡段。
其中,被催婚最多的是90后。調查顯示31歲-35歲的人有81.3 %被催過婚。被催婚的男性占到73.6%,女性則占64.6%。中國男性似乎承受著更大的壓力,確實有很多人認為男性有了家庭就可以獨當一面了。
那么,在這種結婚壓力下,中國的年輕人該如何抉擇呢?調查的結果很有意思。
59.2%的人認為采取的應對措施是“轉移話題和注意力”。在父母和親戚的糖衣炮彈的包圍下,他們忍受著結婚壓力的集中炮火,為了挽救新年的喜悅,本著過一個好年為出發點,努力改變話題,轉移注意力。
另外有53.0%的年輕人認為“不管對方說什么都贊同”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最近在年輕人當中涌現出一個新的流行詞“擺爛”,也就是不管對面說什么,只要回復“啊對對對”就能讓對方感覺像是打在棉花里面,使不上力,從而讓自己擺脫困境。同樣的,他們把這個詞帶到了催婚中。
至于其他的還有諸如“讓對方忙起來”、“先發制人地詢問對方的情況”、“出門去玩”等選項??傊@應該就是當代中國年輕人的寫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女生遇到催婚怎么做
調查里有一位22歲女生的評論得到廣泛的關注。她是在讀研究生,還是單身的她說,春節期間總是承受著長輩詢問對象的壓力。
“我們邊吃邊聊,她一定會問我:‘你有男朋友嗎?’‘今年多大了,該找男朋友了’。”
這是與親戚們聊天時“永遠無法避免的話題”。
這種時候,她就會開始“裝傻”。并且馬上找話題轉移注意力。
“這個方法很有用。比如,把話題轉移到我的學習和現在面臨的就業上。如果談到學習計劃和將來的工作,就能迅速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可憐天下父母心
春節前后經常會聽到年輕人抱怨結婚壓力大。相關專家表示,父母擔心子女結婚并沒有錯。只不過需要改變一下做法。
“家長們必須認識到,他們不能代替孩子們。不能一直逼迫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適當的時機適當地提出來這個問題,剩下的就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就行了。現在在一些家庭中,因為催婚的壓力非常大,以至于讓孩子們不敢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