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總是胡思亂想控制不住,是否屬于精神疾病呢?
華西醫科大學副教授,從事精神醫學的臨。
腦子里總是胡思亂想控制不住是否屬于精神疾病呢?有網友提問。門診上經常有患者問我:“我總是胡思亂想,這種情況是精神疾病嗎?”然而,這種情況并不一定屬于精神疾病。精神心理疾病需要經過嚴密的診斷才能確定。大家也不要輕易對號入座,否則會導致過度焦慮。除非情況真的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否則建議立即就醫。當然,腦子里總是胡思亂想確實是某些精神類疾病的癥狀,常見的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焦慮癥、精神分裂等。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些疾病的主要癥狀和治療方法。
·1、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影響全身多個系統,患者會感到癥狀繁多。
→1、體位性低血壓:由于體位改變引起的血壓降低,常見頭暈、暈厥、視物模糊等癥狀;
→2、心臟神經癥狀: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
→3、胃腸神經癥狀:胃痛、胃、肚、嘔吐、腹污等。
→4、生殖系統癥狀:女子月經不調、男子性功能失調等。
→5、其他癥狀:失眠、健忘、四肢麻木、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發熱,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異常感覺等。
→其他癥狀:失眠健志、四肢麻木、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發熱,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異常感。
這些癥狀常伴隨著緊張、擔心、害怕、恐懼、焦慮、抑郁等情緒變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需要及時到神經內科專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病因后,需要通過去除病因及誘發因素,并進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病因及藥物治療積極對癥支持治療,改變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預后良好。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能涉及到焦慮癥、抑郁癥、癔癥等疾病,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2、焦慮癥。焦慮癥是指在日常情況下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可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頂峰,這種癥狀會干擾日常活動難以控制。常見的焦慮癥包括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恐懼癥、特定恐懼癥和分離焦慮障礙等。
過度擔心的心理體驗和感受是焦慮癥患者的核心癥狀,此外還會出現緊張、不安、難以控制的憂慮、即將來臨的危險、恐慌或厄運感、心律加快呼吸、加快出汗、發抖虛弱疲倦、睡眠困難以及腸道問題等癥狀。焦慮癥患者常伴有顯著的功能缺損和生活質量下降。主要通過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或者兩者結合治療效果更佳,但需要通過反復試驗以尋找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3、精神分裂。
這些癥狀通常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需要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來緩解癥狀,恢復社交功能和生活質量。建議及時到專業醫院尋求幫助,避免自行用藥或治療,以免加重病情。精神分裂癥的癥狀不易察覺,初期癥狀可能緩慢出現,常見于青少年時期。早期表現如社交退縮、反應遲緩或睡眠模式改變等,常被誤認為是青少年的普遍問題。進入明顯癥狀期后,患者的精神癥狀會變得特別嚴重。有些人在癥狀發作后會緩解,不再復發;而有些人則會在緩解期后反復發作。藥物治療是精神分裂癥治療的基石,包括抗精神病藥等。藥物治療的目標是以盡可能低的劑量有效控制癥狀。心理社會支持治療有助于患者適應工作、提高社交應對能力,與他人正常溝通,減輕癥狀,促進健康生活。大多數情況下,精神分裂癥需要全程治療,即使癥狀已經消退。希望大家能更全面地了解精神疾病相關知識,但不要過度焦慮、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