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3日,華表獎的紅毯上,有人大喊張譯,問他頌文哥呢?張譯沒有回應,背對著大家裝作聽不到,反倒是吳京表情亮了,用手指著觀眾,說了一句,你們別挑事啊!
網友表示,喊這句話的人瘋了吧,這是《攀登者》的劇組,而在這里喊張頌文就不合適了,而觀眾的喊話讓雙方粉絲爭議,頌文粉絲表示,大哥在老老實實拍戲,沒惹你們任何一個人,無cue,張譯的粉絲也表示不稀罕微博熱搜
《狂飆》帶來的后遺癥
當時,以《狂飆》爆火的張頌文居然沒有出現在頒獎晚會的現場,讓不少觀眾都心生遺憾,當初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實在太深入人心,就連電視劇播放結束后,劇中的經典臺詞還是在人們心中回蕩,尤其是那句風浪越大魚越貴!還被網友做成了手機鈴聲,可見人們對張頌文在劇里的角色有多喜愛了。
其實在劇組還有一個小插曲,一開始高啟強這個角色定的是張譯飾演,而楊洋則飾演安欣,當時張譯為了演出高啟強的壞,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還在原劇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潤色,不僅讓反派的人物線變得更加立體,也讓人物更加飽滿。誰知,楊洋當時在臨開機前卻辭演了,劇組沒有辦法,只好臨時決定讓張譯飾演男一號安欣。
張譯的角色說換就換,確實說不過去,而男一號沒有人演也成了導演的心病,好在張譯后來答應了換成飾演男主,而導演也找到了張頌文來演男二號,這個時候,張頌文僅僅看了三頁劇本就對角色很滿意,兩人一拍即合,有人說這讓張譯對導演很不滿意。
但不可否認的是,張頌文確實憑借這部劇爆火了起來,而張譯卻成為了最慘男主角,不僅被人物角色處處限制了自己的發揮,還在劇外被人傳各種事件。
當時張譯在劇組不止是主演,還是藝術總監。劇中不管是拉著警戒線逼退高啟強,還是將手機藏在手腕處,很多鏡頭都是張譯費心費力設計的。
但張譯費盡這么多心血,卻在狂飆大結局后,立馬刪掉了《狂飆》的唯一一條宣傳,似乎并不想和這部劇有過多牽扯。
而在《狂飆》這部劇播出的時候,所有的演員都在為好成績發文慶祝的時候,張譯卻缺席了,而在這部劇同期的《滿江紅》劇組里,他卻宣傳和路演一個也沒有落下。
甚至當《狂飆》收視率大獲成功的時候,劇組專門舉辦了慶功宴,連劇中的小配角都去了,而張譯又成了劇組唯一一個缺席的,而張譯之后在《他是誰》的慶功宴上,不僅參加了,還在宴會上特別開心,種種行為都被網友評論,他并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另有原因。
當時在劇播出的時候,就有各種“耍大牌,擅自加戲,獨斷專橫”的標簽全被打在了張譯的身上。
當時有網友吐槽,小姜在劇中沒有表現出慢性子的女警出彩,于是扮演者劉若清就回懟,她表示,劇中的慢性子小五是張譯臨時加改的,還說一切都是張譯說的算,這已經明顯暗諷張譯擅自加戲了。
她還說,張譯對小五的加戲,是因為小五會溜須拍馬。將張譯在劇組描述成了“戲霸”的形象。隨后,更是有大量通告稱張譯在劇組耍大牌,一時間,張譯的人品受到了大家的質疑。
而導演不僅沒有為張譯解釋,還在采訪中說,是高啟強成就了安欣。這句話讓無數網友吐槽,說導演這是對張譯真的很大成見了。
劇組對張譯的成見居然深到,在實體書中,把男一號安欣直接刪除,現在翻開《狂飆》的第一頁,放的只有男二張頌文的照片,這種種的行為也不得不讓張譯把微博上唯一的宣傳刪除,而他和劇組的尷尬關系坐實了。
而張譯這次拿了“三大滿貫”,不僅向《狂飆》劇組證實了自己的實力,也向人們證明了他的實力和付出的努力。
張譯不順利的事業生涯,讓他變得更加堅韌
張譯從小的夢想就是當播音員,于是他早在高二就去北廣考試,當時還考了個專業第一,但當時年齡太小,只能等到第二年。
第二年他仍然考了專業第一,文化課第二名,當時他以為自己已經能過了,于是報名的時候只填了北廣,卻沒想到當時北廣在哈爾濱只要兩個人,而第二名憑借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被錄取,而他卻落榜了。
張譯一時間沒有學上,于是就靠著父親的關系,自己掏錢進話劇團學習,那個時候,全家人都在節衣縮食地為他謀劃出路,而他也被深深地打動,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表演。
在話劇團里的學習,讓他漸漸喜歡上了演戲,但他也有了自己的大目標,不再滿足于在小話劇院演戲,決定考專業院校。但張譯再次在考試的時候被限制了,當初中戲的老師不要他,軍校的體檢他也不合格,幸好當時戰友的話劇團招生,張譯才找到了一個收留的地方。
那個時候,張譯剛到北京,住在話劇團招待所,雖然住宿費只有五元,但張譯手頭仍然十分拮據。最落魄的時候,手頭也只買得起一包泡面,而那包泡面他卻吃了整整三天,餓的時候,他就一整天躺在床上睡覺,后來連招待所的大媽都看不過眼,給了他一碗餃子。
在話劇團里,張譯每天很早起床,白天一大堆事物,又是訓練,又是學習,到了晚上還要整理舞臺,為戰士表演,有一次年三十的時候,他和戰士們都沒有辦法回家過年,只能在部隊包餃子過年,當時他們中午接到通知要掏糞,用的是自己的盆,晚上包餃子的時候,沒有盆用,就把掏糞的盆洗洗接著活餡包餃子。最后大家都在吃餃子的時候,張譯卻沒有吃這碗餃子,從這個時候開始,張譯就下定主意一定要出人頭地。
因為長相的原因,張譯一直沒有上臺的機會,而為了有個演戲的機會,張譯只能一直在劇組跑走,但是根本沒有一個劇組要他,于是,他剛開始連一個正經角色都沒有,只能演一些小龍套。
2008年,他在《喬家大院》中演一個小配角,當時導演告訴他,如果一個男演員在28歲還不能出頭,那他的演藝生涯就此到頭了。
而就在那一年,張譯就在康宏偉導演的電視劇《民工》里飾演了男三號,當時康宏偉覺得張譯長得很符合角色形象,于是就找他出演,張譯的人生沒有因此就順利,果然,當時團里也要拍一部劇,而團里的導演也相中了張譯。
誰知團里的領導不僅不同意他出演,還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導演被開除,張譯實在沒辦法,只好厚著臉皮打電話給康宏偉,好在,康宏偉不僅沒有記仇,還給了他一個角色。
不過,張譯在《民工》這部電視劇沒有紅,卻在《士兵突擊》里有了名氣。
張譯的成功從來不是偶然
當初《士兵突擊》里,“史今”這一角色殺青之后,張譯就在天安門前哭得稀里嘩啦,從那一刻起,他就要和劇中的史今一樣,開始轉業了,而他也終于在影視圈內出了名,簽約了華誼。
之后,張譯還轉型成為了國民丈夫,演了《辣媽正傳》《抹布女也有春天》等劇,
而后,還在殷桃的建議之下,接拍了《雞毛飛上天》,陳江河這個角色讓他成功獲得了白玉獎的認可,之后,張譯又開始進軍大熒幕。
當然,他并沒有大男主的運氣,反而硬生生地靠自己的努力在娛樂圈拼出了一條道。
拍攝《紅海行動》時,他先是被爆破的石頭砸傷,隨后又被碎玻璃刺傷腳踝,最后,他還違背醫矚,打著鋼板,完成了拍攝。
拍攝《一秒鐘》的時候,為了得到大導演的認可,他用二十天減掉了二十斤,而為了拍好電影中一場吃面條的戲,他甚至連續吃了十幾碗面,一直吃到胃痙攣。
拍《我和我的祖國》的時候,為了演好獻身科學事業的無名英雄,他每天只吃兩根黃瓜,最后十天瘦了15斤。
在這個角色里,他需要全程戴著口罩,也沒有臺詞,而張譯硬生生憑借著一雙小眼睛,把人物內心的復雜心情表現了出來。
在拍《親愛的》這部劇的時候,他在劇中有一場受刑的戲,張藝謀導演要求張譯全程接受真實的電擊,那個時候,他被電得口吐白沫,還連續被潑了好幾盆冷水,而也就是這部戲,讓導演張藝謀都不敢直視他,最后張譯問導演這場戲拍得行不行的時候,張藝謀心疼地說,可以可以。
而張譯就是憑借著這樣的精神,才拿到了“三大滿貫”,都說十年磨一劍,張譯卻苦苦堅持了二十多年,這條封帝之路,他走得太難。而正是這一次次的堅持,他才獲得了演技上的實力和大家的認可。
今年,在華表獎的領獎臺上,他說時間也不長,臺詞就一句,挺不好意思的。還說自己占了大便宜,但其實他真的挺值得,而今,他說一切清零,言語中特別謙虛,網友們真的很想說,你的努力,大家都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