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子閱讀這件事上,
我一直在摸索
“寶山名家”龐婕蕾“風信子”兒童文學工作室
文/龐婕蕾
閱讀既要允許孩子
尋找自己鐘愛的書籍
也要適時地介入
我是一名作家,寫了四十多本書。多部圖書被各地教委列入寒暑假讀一本好書推薦書目。每年有許多機會與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面對面交流。
我也是一名學生刊物的編輯,2003年以來,先后擔任《上海中學生報》《好兒童畫報》編輯十多年,與廣大的學生群體打交道,樂此不疲。
同時,我還是一個10歲孩子的母親。我的工作始終圍繞著“閱讀和寫作”進行,在親子閱讀這件事上我也堅持了近十年,我不能說我做得有多好,但我一直在摸索、在思考。在此,和大家聊聊關于親子閱讀的一些個人體會。
閱讀既要允許孩子尋找自己鐘愛的書籍,也要適時地介入。
對孩子們而言,從開啟閱讀到養成閱讀習慣、建立閱讀品位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路上,他們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可能會走一走岔路,如果家長強行阻撓,說不定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沒了興趣,他們便沒有了持續的動力。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一點點把自己變成一個對書籍有鑒賞力,不斷提升審美品位的閱讀者。
家長有哪些做法是會敗壞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呢?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通過讀這本書,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看書的時候記得摘抄好詞好句,下次寫作文的時候用上。
……
說到道理,我發現很多人都執著于道理這件事情。我以前擔任創意閱讀寫作比賽的評委時,見過很多小朋友的讀后感,通常都把書籍內容概括一下,然后說我從中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其實,閱讀的過程中,種種體驗如科學的魅力、自然的神奇、人心的溫柔、孩子的有趣,或是跟著主人公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非常美妙的,未必一定要糾結“道理”。
如果把閱讀當作是一個考核的方式,那閱讀的樂趣一下子就大大降低,甚至會讓孩子抗拒。畢竟,閱讀很多時候是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是為了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如果看完書還要答題,那就跟做語文卷子上的閱讀理解題一樣,會讓人緊張、有壓迫感,因為一旦答錯、答不出來,少不了挨一頓批評,那還不如不看,去干點別的好玩的事兒。
一本書有很豐富的內涵,有很抓人的情節,如果只是盯著好詞好句,那就把一本書簡單地功能化、工具化了,把血和肉都剔除了,只剩下骨頭,得不償失。如果要做摘抄,先耐心把書讀完,讀完之后再回想,有哪些片段觸動了你,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往回翻。
給孩子準備的閱讀書目,盡可能豐富一點,除了文學閱讀,還可以有科學、自然、歷史、地理等各種門類,滿足他對世界的好奇心,也讓他的知識結構更豐富。同時,可以把一定的選書自由交給他,慢慢地他會建立起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品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當個旁觀者,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比如有些孩子一頭扎進歷史書出不來了,有些孩子對小說著迷并嘗試著自己去寫,有些孩子對看似枯燥艱深的科學知識迎難而上……通過孩子自主選擇的書籍,找到孩子的興趣點,那么以后在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時內心也更有底了。
這個過程中,家長什么也不用做,只是靜待花開嗎?不,家長還是可以悄悄地做,不動聲色地做。因為孩子學業緊張,試錯的時間是有限的,家長適度介入能幫助他提高效率。
比如你想讓孩子閱讀世界名著,可以先找點大文豪的趣事給他聽。我給很多小朋友講過,他們聽得可認真了,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覺得不可思議——比如,巴爾扎克,法國小說家,寫過《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經典著作,產量很高,他的寫作習慣是什么呢?每天喝咖啡,不是一杯兩杯,而是50杯,還都是濃咖啡,所以他每天花很長時間尋找上好的咖啡豆。小朋友一聽,立馬對這個咖啡狂人產生了興趣;比如海明威,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著名作品有《老人與海》《永別了武器》等,塑造了很多硬漢形象,但你們能想到嗎,他小時候被媽媽打扮成女孩的模樣。我給他們看一張海明威兩歲多時穿公主裙的照片,小朋友們都笑得前仰后合。我說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讓他成年后更渴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力量、愛冒險的錚錚男子漢形象吧。通過這些趣事分享,小朋友們立馬對他的作品也產生了興趣。有時候,先了解一個作家,再走進他的作品,或許會讓小朋友心理上更能產生一種親近感。
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
18個月大的海明威
此外,還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輔助閱讀,比如電影、舞臺劇,紀錄片。像英國作家羅爾德.達爾的《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好心眼巨人》都有電影版,去年的音樂劇《瑪蒂爾達》在中國巡演,場場爆滿,非常好看、以及德國作家埃里希·凱斯特納的《天生一對》《埃米爾擒賊記》、英國作家邁克爾.莫波格的《戰馬》等等。看完之后可以按圖索驥把書找來,看看電影、舞臺劇是如何對書進行改編的,想想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改編,看看書里有沒有你更喜歡的而舞臺上沒有呈現的。這樣對照,小朋友對這個故事本身有更立體的印象,也會引發他們對藝術和人生更多的思考。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及電影
《戰馬》及電影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小心呵護孩子的興趣,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與書建立緊密的聯系。等孩子漸漸大了,我們要把更多的好書介紹給他們,并可以和他們一起談論,話題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從自身談到世界,從眼下談到過去與未來。
龐婕蕾
寶山名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寶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特邀文學策劃、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作品擁有廣泛的少年讀者群體。出版小說有《莫莉的假期》、《橘子味的夏天》、《我會想念你》等三十多本,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作品曾多次登上開卷全國少兒暢銷書排行榜。
資料:上海市寶山區圖書館
編輯: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