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不愛你的時候,你撒嬌就是作..
少有人走的路_嬰兒與洗澡水
第六節 嬰兒與洗澡水前面舉出的例子,都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信仰上帝,是否是一種心理病態?要消除童年時的傳統觀念與迷信思想的束縛,我們就必須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從上述事例可以發現,答案不止一個。有時候,答案是肯定的,譬如,對于天主教會和母親灌輸的信仰,凱茜當初照單全收,這阻礙了她的成長。她對信仰提出質疑,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才過上了更灑脫、更滿足、更具活力的生活,讓心靈找到了成長的自由。有時候,答案又是否定的,譬如,馬西婭的心智變得成熟,才脫離了童年時狹隘的小宇宙,進人更遼闊、更溫暖的大宇宙,某種嶄新的信仰,也在其靈魂深處生長。同樣,特德的心靈重新煥發生機,與找回信仰更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答案亦是亦非,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探求真理是科學家的天職,但科學家也是凡人,和普通人一樣,他們在潛意識中,也希望為最復雜的問題找到最簡單、最明確的答案。這樣一來,他們探索宗教與信仰的問題時,常常會陷人兩種陷阱:一種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采取排斥和摒棄的態度,即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股腦兒地倒掉;另一種則是畫地為牢,不肯承認在熟悉的個人小圈子以外,還存在更值得深人探索的神秘事物。不夸張地說,在真實的上帝周圍,其實流淌著大量骯臟的洗澡水:殘酷的圣戰、宗教審判、動物犧牲、活人獻祭、極度的迷信、愚民政策、教條主義、極端無知、偽裝虔誠、自以為是、頑固不化、焚燒書籍、把女巫處以火刑、阻礙人類的思想進步、制造恐懼感、強迫服從、病態的原罪、瘋狂的朝拜等等,可謂不可勝數。那么追根溯源,所有這一切,究竟是上帝有負于人類,還是人類對不起上帝呢?人世間無數信仰,皆以毀滅性的教條主義為特征,這方面的證據不計其數。那么,問題是出在我們過于信仰上帝,還是我們天生就容易流于教條主義呢?熟悉頑固無神論者的人都知道,他們從不信仰神靈,他們以打破神靈崇拜為榮,乃至到了獨斷專行的程度。他們實際上不比狂熱的宗教信徒好到哪里。那么,我們該摒棄的是信仰本身,還是教條主義呢?科學家容易把嬰兒和洗澡水一道潑掉的原因,還在于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剛剛接受科學啟蒙的新生代科學家,其狂妄和偏執的程度,可能絲毫不遜于基督教十字軍,或者安拉(伊斯蘭教所信仰的神)的勇士。他們的家庭或文化背景,假如原本就具有信仰造成的無知、迷信、頑固與偽善成分,狂妄和偏執就可能更嚴重。在破除原有的信仰崇拜上,我們的動機不僅有知性因素,也含有情感的成分。科學家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能夠意識到,和其他任何宗教一樣,科學也可能流于教條主義。我堅定地認為,對于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采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學本身也很容易成為文化偶像,我們亦應保持懷疑的態度。我們的思想可能很成熟,成熟到足以擺脫對上帝的信仰,與此同時,我們也可能成熟到去信仰上帝,即接受宗教信仰。充滿懷疑色彩的無神論或不可知論,未必屬于更高范疇的世界觀。我們甚至可以相信,盡管世界有各種謬誤的神靈觀念,但必然存在一個真正的神靈。著名的神學家保羅 · 迪里奇曾提出過神外之神的觀念;某些睿智的基督教徒,也曾歡欣鼓舞地宣布:上帝已死。上帝萬歲。心智的成熟,意味著走出迷信,進人不可知論,再脫離不可知論,真正認識神靈的存在。九百多年以前,杰出的伊斯蘭教智者阿華凱爾,走的便是這樣的道路,他在一首詩歌中寫道:
本文由【www.bijinimeinv.com情感故事】為您整理搜集!
本文由【www.bijinimeinv.com情感故事】為您整理搜集!
聯系方式
提示:聯系我時,請說明在杰姆小屋看到的,謝謝!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