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參加過一些考試考證,比如考公務員、考研究生、考教師資格證、考駕駛證、高考……
在文憑社會,考試是唯一的鑰匙。沒有考試,就沒有成績,沒有成績,誰也不知道你的水平。
分數,就是你的命數。
但是偏偏在中國這個考試大國,有很多人陷入到考試焦慮中。過五關斬六將,他們往往能夠考試通過,但是考試還是給他們帶來無窮的焦慮。
筆者在考研究生的時候,很多人排解焦慮的唯一方式,就是從早到晚沉溺在備考中,不去想任何東西。
在考駕駛證的時候,很多人就中了教練的招,想走后門來獲得駕駛證。結果呢?并不好。
在考公務員的時候,焦慮就更多了。但很多人往往也沒有焦慮,因為,你懂得。
考教師資格證,你會不會也覺得焦慮,緊張地在試講中,一下子頭腦空白。
為什么有很多人會有考試焦慮呢?
深入精神分析的根源,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心理素質就是差,就是不相信自己,任何有挑戰的東西,都會覺得不自信。即使自己練了很多,但還是覺得不滿足。所以他們需要一種寬容平和的環境,才能夠發揮無窮的潛力。但是生活總是會有挑戰,而他們往往陷入失敗中。
太看重結果,對考試的結果想太多,患得患失,就無法專心考試。有考試焦慮的人往往責任感太重,有強迫癥癥狀,有太強的野心,陷入到兩極化的矛盾心理狀態中。這種人活的最累,總是把自己推入強烈的挑戰中,卻又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最后可能幸運地成功,也可能一敗涂地。
還有一些人,為什么害怕考試,就是覺得自己不會考試,做不好試題。他們可以做好任何事情,可以在公眾場合演戲,發表演講,從容地演戲,但是他就是無法坐在考場上,拿著筆寫試題,做答案。
還有一些人,不是對考試恐懼,而是對考試感到焦慮。他不想自己被一張試卷所判定,不想被一個分數,一切固定的答案所影響,他想面對面地展現自己的實力,想靠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征服別人,贏得別人的認可。這種人是文憑社會的失敗者,但是他們并不是低能兒,而是天才。
恐懼會讓人陷入瘋狂,做出一些不和常規的事情。輕則作弊,重則發狂。如何應對恐懼,是社會的問題,更是個人的問題。在我看來,克服考試的恐懼有六條路:
第一,盡量不去想考試,專注于做試題,不去想這是個考試,考試的后果,考試的意義,享受考試的過程就足夠。
第二,如果忍不住去想,淡化考試的意義,考不過,也就那樣,生活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何處不青山。看破了,就破了。
第三,不斷地給自己信心,不斷地去訓練,熟能生巧,巧的一定的程度,就算恐懼時也能夠合理的運轉。把自己變成一個機器,也就可以克服任何恐懼。
第四,擁抱恐懼,讓恐懼自然地流淌,不要想著去克服恐懼,因為越克服,恐懼越大,把恐懼不當回事,當做正常的事情,恐懼也就不成為恐懼。如果恐懼都是常態,那么生活還有什么怕的呢?
第五,掌握一點考試的技巧,不要硬扛。有些技巧就是會讓你覺得有竅門,有安全感。
第六,最好的是,盡量不去考試,而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